【新诗刊专讯】记者手记——利民行(二)

3记者手记——利民行(二)03记者手记—利民行(二)
图文/崔万福
奶奶的泪水
走进利民小八叉后,途经一个村庄,《新诗刊》人一行很多人买了很多东西来扶贫关注这里。不知道该帮助哪家,对于我这个心无方略,胸无大志的小人物来说,着实是一片茫然。
近午时分,我们信步走进一处烟囱正冒烟的农家小院,院子不大,院墙参差不齐,院内柴草横七竖八,狼籍满地,显然很久没人收拾了。推门进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窑顶经雨淋而大量泥皮脱落的斑驳驳的痕迹和墙壁上经烟熏气打而早已褪色的旧报纸。炕上坐着一位年幼无知的学前儿童。听他奶奶说,孩子的母亲是娶四川的,嫌家穷跑了。这里的当地人有这样一句谚语;‘登三轮跨倆轮,家里养的四川猴’。人们穷怕了,连娶个媳妇也怕跑掉。
我 问老人家;‘这是你们的家吗?’
她回答说;‘嗯!来哇,俺门的窑前年下大雨塌了,没办法,只好住进别人的窑里。’
我又转头问炕上的小男孩;‘你饿吗?’
他含泪的眼睛里没说什么,呆呆地看着我,嘴唇上下蠕动了一下。
这时他奶奶走过来,用手端着半碗用开水掺和了一下的剩面头给孩子吃。
‘给孩子买袋方便面吧!’我说。
‘唉!买啥哩,俺门没钱,他姐姐上学也没钱上不起!’
一位陪我们一起探望的同行说;‘这家人穷 的厉害,一天孩子只吃俩顿饭,老人家自己就吃一顿饭,还得顾这一大家子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最好给孩子吃好,他正在长身体的时侯,营养好些,身体长得快!”我诚心诚意地说。
老人家一字一泪地告诉我:“家里也没啥好吃的,上次扶贫的人们给了些白面,也不多了,一家四口就接擦上吃,这是个仅小小,还是给他偏吃些。一到半晌,我叫他姐姐们出去耍,给他偷做些杂面条,后来大妮子发现了,一见窑洞冒烟,就悄悄回来了。有一回,我见他姐耍的不在,赶紧把杂面条端给他,没想到在窗外玻缸里藏着他姐趴在窗子上头问:“奶奶,我想回家了,我弟弟吃完了没……做奶奶的再也止不住自己,放下面碗,就是个哭……”走出院落,我不禁潸然泪下。
在如今改革开放的共和国土地上确确实实正在发生着为数不少的这一幕幕“故事”,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我来说,根本不会相信。
拾秋的女人们
正值秋收季节,我们和朋友们一行的同人驱车直达利民乡。快到东庄村时,车队停下来。大家纷纷下车举目远望,只见野火又烧,秋风吹起。
与城里相比,这里的风景全然不同。人们为了秋收,大中午不回家吃饭,连晌干。远处的放羊汉悠悠自在哼着小曲吹着口哨,好似在和羊群伙伴默契着心声。我快步跑到路口很远的田地里,老远就看见了人们秋收的繁忙。田野一望无际,田埂上忽明忽暗的垄地上,禾苗早已不知去向,地里面一片黄色,到处都是劳动拾秋的女人们。她们有的拿着筐子,有的拿着袋子,正用小锄子在地里挖着什么,隐约还可听见她们的谈笑声,她们在享受着劳动的乐趣。这些穿着各色衣服的女人们,仿佛黄土地上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装点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装点着情趣盎然的生活。
在我欣赏着美丽图画的时侯,身后突然有人问;‘你们从哪里来的?吃烧山药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拾秋的妇女,她手里拿着一把锄子,肩上扛着一个沉甸甸的编织袋,显然这是她一上午的劳动收获。
我问 ;‘嫂子,你这是、、、、、、’
她说 ;‘拾山药去了。’
我想,人们在秋日的 田园收获着一年的辛劳,然而,地里的东西,难免挖不尽,所以女人们每天抽空出来辛勤的拾秋。若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在收获的田野里,居然会有如此多的疏漏。
我说;‘大嫂,你们可真能吃苦,早早地起来就去拾秋,光景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她笑着说;‘过光景就得辛苦些哩,家里没来路,多拾些山药,一年四季就当饭吃啦!’
这时,同人们用手机呼我上路,回头边跑边想,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数以万计的劳动妇女身上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也正是这种不朽的光芒才将贫穷的帽子掀得一落千丈、、、、、、
作者·近照
扶持新人成长 关注名家作品
关于投稿

上刊模式
读者支持
人气上刊
积极奉献
点赞上刊
编辑部选稿
微刊优选
评委推荐
优质上刊
新诗刊纸刊微刊同步展示
主 编:崔万福
编 辑:苏 苏
新诗刊平台收稿:新诗 古体 散文诗 散文 杂文 随笔
主编邮箱:893843893@qq.com
收稿提示:没有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优秀诗歌及文章
本期编辑:苏 苏 邮箱:3343641161@qq.com
投稿时,作品不少于8首,照片不少于3张,附带个人简介。须知:来稿在平台推出(无稿费),纸刊选稿在平台。入选后有样刊薄酬。新诗刊合作联系微信号:sxszxsk山西诗歌委员会朔州分会 主管
朔州作协《新诗刊》杂志 主办
新诗刊力推新人 汇聚名家
打造诗歌优秀刊物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