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武昌一纱厂:一部民族资本的消亡史

武汉民国建筑寻访录之三:武昌第一纱厂
武昌第一纱厂今貌
他们何尝不知道“国货运动”振兴不了什么民族工业,国际的财神爷扼住了中国的喉咙,连气也透不出,甚么“国货”都跳不出这些财神的手掌心。
——鲁迅《南腔北调集》
本期图片由武汉民国摄影“立中堂”义务拍摄
中国社会像一个用了太久的口袋,尘腻太多、太深,到处藏污纳垢,即使用尽长江的水,也无法将其洗干净。
武昌江滩公园,有一块方柱形花岗岩纪念,碑上刻着“民国武昌第一纱厂旧址”的文字,这里的一片江滩,曾经是武昌最繁华的码头,小火轮运着从天门沔阳潜江等地收来的棉花,在这里下碇,然后由赤膊的搬运工一包包运进“第一纱厂”的仓库。
对面第一纱厂的办公楼上,几个长衫打扮的商人隔着玻璃窗,一边抽着烟卷,一边打量着眼前浊流滚滚的江水和来往忙碌的工人们;旁边纱厂机器轰鸣,但被厚墙和层层门窗阻隔,到这里完全不吵了,他们的心也很安逸。对他们来说,这江水、这些工人还有机器响声,都是数钞票的响声。

本期出镜嘉宾:杨恩亮小姐 (旗袍师)
这群商人中,有两个是我的黄冈同乡,一个叫程栋臣,一个叫程沸澜,他们两兄弟是民国时代汉口的首富,几乎控制了武汉纺织业的全部市场和房地产的半壁江山。在民国时期的富豪排行榜上居于湖北之首、中国第七。
他们在武汉有房产共200栋,23个地段,其中在鲍家巷、民生路、黄陂街、汉阳双街、汉润里等处约80栋;在汉寿里、辅仁里、大和街、中山大道等处约80栋,并自建宝润里、大孚大楼约20栋;后来又置有车站路、公德里、德明饭店、沿江大道兰陵路口等约20栋;1947年以后所置房产有联保里等处约30栋。
这就叫做滔天的富贵,直到今天,这种资产纪录至今湖北省内无人能破。把今天湖北人中最富裕的人拎出来,和他们相比,还是河伯之望海若。当两个人创造的财富传奇成为一个别人无法超越的历史高点,这本身就是这座城市的一大荣耀。
走过江滩,跨过临江大道,如今的一纱办公楼已经易主,变成了一个叫做“Big House”的艺术机构,大楼被精心修葺过, 3层砖混结构的大楼外形雍容端丽,正面有两层外廊,廊柱是古典爱奥尼克柱式,中部入口略为凸出,建成一座塔式钟楼,在积玉桥民主里、幸福里、汉成里社区破旧矮小的楼群里,显得鹤立鸡群。
拍摄于武昌第一纱厂旧址、今“Big House”内部
经商跟投胎很像,一个成功的商人,往往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造就的,而遇到一个污浊的时代,对于胸怀大志的商人们来讲,往往就是无休无尽的苦难和层出不穷的麻烦。
每次翻到历史教科书,里面如此定义民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2、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走进一纱办公楼,回味这段话,觉得真是一纱命运的缩影。
程栋臣、程沸澜等筹建了第一纱厂,其纺织机器和纱锭则向英商安利英洋行订购,1919年机器运齐正式投人生产。不久,该厂发展到 30 台布机、8.9 万枚纱锭, 成为武汉地区的最大纱厂, 所产“ 醒狮”16 支纱颇负时誉。
武汉人津津乐道程氏兄弟的富豪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经商的酸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英 、法 、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时机。但大战结束后,随即一波波劫难随即而来。
第一纱厂遇到的第一劫是外资洋行,由于程栋臣、程沸澜等对纺织机械的采购、 运输完全不懂,先后数次被汉口英商安利英洋行所骗,在购买纺织机械上吃了大亏不说,还拖欠洋行贷款,最后被迫交给英商安利英洋行接管。
第二劫是外侵。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武汉的日军进驻英资控股的第一纱厂,正式吞并了这家企业,日本人昼夜开工,把这里变成了侵华后勤供应的一处基地。
第三劫是官僚。抗战胜利后,程栋臣之子程子菊等重新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一纱,并且还清安利英洋行的全部贷款,夺回工厂控制权,重新组织新的董事会,当时抱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将政界号称“湖北家长”的大官僚何成濬请来做董事长。
何成濬担任一纱董事长以后,他对一纱的控制,是包揽一切。一方面安置于他的亲信和他以前遗留下来的军政人员担任各种要职,另外还安置了一批无聊政客、党混子、特务,坐领干薪。那时,正值国大代表选举、副总统选举、立法委员选举,何只要认为他在政治上所需要的开支,根本不通过董事会,直接由他签字批准动用,或给纱单或给现款,还趁通货膨胀之机大量倒卖棉纱从中牟利,也给一纱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拍摄者:立中堂照相馆传承人曾建新先生
1949年3月,程子菊悄悄地离汉赴港,但八个月后又被劝说回汉,仍然担任第一纱厂第一经理的职务。第一纱厂继续运转。两年后,之前何成濬担任一纱董事长时以棉纱提单提取现货套利的事情被揭发,程子菊受牵连被政府以诈骗罪判处徒刑,从此以后,一纱厂进行公有化改制,并改名为武汉市第六棉纺厂,程家和一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1983年8月 15日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撤消武汉市人民法院 1951年给程子菊的定罪,对他予以释放;1999年,武汉第六棉纺厂破产倒闭,此时的一纱办公楼,满目疮痍,楼内到处堆的都是杂物,地下管网破损严重,墙壁石灰大块剥落,当年婀娜多姿洋气大方的的雄伟建筑,已经在时空的淘洗中变成了老乞婆,程家和一纱厂的故事,讲到这里已经再也讲不下去了!
当初为了建纱厂,程子菊的父亲程栋臣等人还特地请了汉口最有名的勘舆师来勘察厂址,最后选定武昌武圣门 (即草阜门 )北的江岸,因为这里汉水入长江之处,是一个财源滚滚的风水宝地。
如今我慢慢琢磨出来了,时代才是最大的风水,身处一个战乱频仍、法治不彰、政治不清明的的时代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除了夹缝求存,其他一切都要交托给命运去摆布。只有时代好了,风水才会好,财运、人生莫不如此!

温故民国老建筑,再现民国美人风情
由立中堂发起的“武汉民国旧香气”大型城市记录文创项目即将启动,现全城征集20位10-40岁之间的美丽女士,以民国老建筑为背景,立中堂提供民国衣装、妆容和拍摄,重现民国衣香鬟影,以“美景、美人、美境”,为这座城市厚重的民国文化史写下时代的新注脚。
后期将媒体发布、集结出书、全城巡展………报名方式:先添加微信lzt1840咨询,再把自拍素颜照(头像+全身,不要用美颜滤镜)发到qq2394383202邮箱。我们活动方甄选后给予回复!谢谢!
电话:18507148800。
民国旧香
如何从武汉穿越回民国 我为你指条明路
民国建筑寻访录第一站:汉口吴家花园
民国建筑寻访录第二站:南洋大楼
俞仓塆
感谢关注● 记录俞仓塆的草木春秋和人情冷暖
● 每个人以他的故乡为舟楫,驶抵心的归宿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