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订阅哦!
新华字典
文/李不嫁
它告诉我们的孩子
再善良的马,也是供人骑的
马是家畜,头小,脸长,颈上有鬃,尾有长毛
它递给我们的孩子一副鞍
而牛是用来奴役的
头上有角,力量大,可以耕田或拉车
驴也是,像马而小,也可以驮东西、拉车
它递给我们的孩子一根鞭子
它教育我们的孩子
猪是用来宰杀的,
体肥多肉,肉可吃,皮和鬃是工业原料
唯有人是高等动物。它递给我们的孩子一把刀
是教育还是教唆?
——读李不嫁《新华字典》
文/买兔
我在上小学时读到过高年级的一个课本,上面画着一头猪,下面标注:猪的全身都是宝。那几页的主要内容是,猪鬃可以做刷子,还有啥可以做胰子等等,总之猪的每一处都可以利用。这个与我的生命平等观念、众生平等观念乖离太多了。我看到了一个“杀”字。
不嫁的这首说的是《新华字典》,典这个东西应该是客观的,不带任何情感因素与鄙视因素的。但可惜的是编撰者没有做典的素质,把除人类以外的生命都物化了,工具化了,把人类对它们的剥削与宰杀视为理所当然。它们弱势,不剥削它们剥削谁?不宰杀它们宰杀谁?
当弱势者只是随便欺凌与处置的对象,这就暴露了人类骨子里的凌虐意识。既然人类没有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观念,人类的文明自何而来?
不嫁的这首诗可以用三个词贯穿:
一,字典
二,凌虐
三,孩子
如果再深入一步,那就是:
一,字典(教唆犯)
二,凌虐(欺住能欺住的)
三,孩子(恶意识的被灌输者)
也就是说这是个教育链与行为链。我们的孩子被灌输的不是善,而是恶,或者说是以“善”的形式被灌输以恶。
同情在哪里?平等在哪里?人类只把自己视为生命,这难道不是自私?
在人类社会里各色人等因此也就有了各种属性,有些人的角色是猪,有些人的角色是牛马,有些人的角色是虎熊。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实质也是社会群体里各色人类的相互关系。
我不明白的是,《新华字典》里为何不写牛这种动物时常反抗,常常以角牴人,很多人因此毙命?
为何不写凌虐者必须为凌虐付出的代价?
宗教宣传历来讲究仁爱,但在新华字典里却体现不出宗教精神,也体现不出自由精神。它只是给了孩子们
一副鞍
一根鞭子
一把刀
这不由得令人忆起鲁迅的大声疾呼:
救救孩子。
【金陵诗苑】用稿要求
1,金陵诗苑公众号用稿以群内投稿为主,要求原创佳作,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探索诗歌公众号以诗歌流派网探索诗歌栏目选稿为主。
2,个人专辑,诗歌5-10首,评论,随笔,散文小说等千字以内。
3,邮箱或微信来稿:诗歌5-10首(每首30行内),评论,随笔,散文千字以内,长篇小说连载不限字数,附百字简介和近照一张,欢迎自带配图配乐。两周内未见回复者,请自行处理作品。
4,投稿邮箱:245394483@qq.com
5,关于稿酬,个人专辑一周内打赏金额满20元及以上者,与平台平分金色。不足20元者,平台据为己有。合刊打赏金额,归平台所有。
诗歌主编:金陵倦客
朗诵主播:宝石花
探索诗歌
金陵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