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竞辉322期】(蔡永平)散文《母亲的面皮子》

第322期

作者简介:蔡永平,教师,甘肃天祝人,喜散文、小说,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媒体。

母亲的面皮子

作者: 蔡永平 编辑:静之逸

黑面皮

面皮子是西北很常见的小吃,每到一地,我喜欢去人声鼎沸的市场,在拥挤的小吃摊前,美美地享用一碗酸酸的、辣辣的、滑滑的面皮子。吃过了各地的面皮子,我觉得凉州的面皮子最地道,母亲的面皮子最醇香。

第一次吃面皮子是我十一岁。土塔河包产到户第三年,那年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庄稼丰收。一直挣扎在饥饿深处的土塔河,终于喘过气来,家家仓中有余粮了。中秋节在山民喜庆的目光中,款款而来。母亲早几天着手准备了,她调和好发面,要蒸车轱辘大的的月饼。母亲庄重神秘地告诉我们,蒸面皮子,让你们尝个鲜!父亲劝阻,做面皮子费面费人,你手痛,省着点吧!母亲笑说,日子好了,咱老百姓也享享福!父母窘困多半生,生活极其节俭,父亲一生不事烟酒,母亲很少扯布添衣,他们把一分钱瓣成八瓣来花。父辈以最简单的生存条件,担起最繁重的劳动,撑起生活最艰巨的重压。

母亲汗涔涔做完了大月饼,月饼上笼,母亲叮嘱我烧旺火,她洗面皮了。母亲把新麦面和成团,在案板上反复揉,盖上面盆饧,面团光洁劲道,把面团放入冷水中,反复挤、捏、按、揉、搓。长期的劳作,母亲的手臂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双手骨节粗大变形,沾冷水就痛入骨髓,为了让我们尝鲜,母亲咬牙坚忍。一生中,为了我们,父辈们做出的牺牲太多了!在母亲的揉搓中,面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面团越来越小,成蜂窝状,淀粉和水混和,盛在大盆中沉清。母亲拿出一块褐绿色的像炉渣的东西,敲下一块放到沙锅中,在火上熬。母亲告诉我,这是五舅送的蓬灰。倒去大盆上面的清水,留下盆底的稠浆,兑上适量的蓬灰水,再舀入大平盘上笼,蒸大约一个小时,面皮子出锅了,煊软如海绵的面筋,黄亮如皮冻的面皮,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母亲用野葱花炝锅,倒入水,加适量的醋,放蒜泥、芥末、辣椒、花椒和姜片等佐料,这是吃面皮必需的醋卤。母亲把大块面皮切成一指来宽的条子,或二三公分的方块,盛在碗内,顶上盖几片面筋,浇上醋卤,笑眯眯递给我们。我们双手捧碗,满嘴哈拉子,急急品尝,醇香的醋卤与劲道的面皮完美结合,酸酸的,辣辣的,凉凉的,滑滑的,这就是我们的奇珍美肴!我们弟兄三风卷残云般吞吃,撑得弯不下腰,母亲满眼笑意,不拦阻我们,看到儿女的饕餮样,是母亲最大的欣慰。

母亲把这样制作的面皮叫“黑面皮”,她还给我们做“高担面皮”。这种面皮制作简单,不用洗出面筋,直接用面粉调成稀糊,加入适量蓬灰水上笼蒸制,面皮呈灰白色,柔韧醇香。我问母亲,怎么叫这么怪的名字,母亲说,老人这么叫,就跟着叫嘛!长大了,到凉州城,才明白其中的原因。“高担面皮”是因盛面皮的家什而得名,那家什很有特色,是一副像笼屉又像食盒的家什儿,一层一层撂起来,最上面是指头粗的枣木条子做成提梁,担子高可及肩,通身是大红的油漆,给人喜庆的愉悦。圆头大耳的摊主做在两副担子中间,肩搭一雪白的毛巾,面前是一块光滑干净的砧板,看到你,亲热的吆喝一声:“来一碗高担”,“咣咣、咣咣”,左手按面皮,右手使刀,眨眼间面皮盛到了大海碗中,上面放一撮红艳艳的胡萝卜丝或绿莹莹的黄瓜丝,一旁扎着碎花围裙笑容满面的女摊主拎起铁勺,肩起手落给面皮浇上醋卤,再调上一勺红红的油泼辣子,一大碗微冒着热气的面皮摆在你眼前,色、香、味俱全,让你丢掉所有的矜持,大朵快颐。不过现在这种家什,已很少在面皮摊前看到了,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湮灭在时光的长河中。

高担面皮

对于洗面皮不可缺少的蓬灰,母亲告诉我,是五舅用土山上的灰蓬棵烧制的。五舅老伴走得早,抓养三个儿子上学,立业,成家,娶媳妇,日子苦焦。他整年在深山中放羊,浑身是病,五十多岁衰老的像个小老汉。每年秋天他都去烧蓬灰,搞点微薄的收入,以维持家用。他把烧制的蓬灰,自己留一些,送亲戚一些,其余的卖给城里的加工厂,赚一点油醋钱!冬闲时分,他背几块蓬灰来看母亲,母亲早早给他准备好棉衣、棉鞋,姐弟间的情意亲密无间!

有年秋天,我有机会跟五舅去南营水库附近的土山上帮他烧蓬灰。天干净得像水洗过一般,阳光明亮,脚下的南营水库绿潭莹莹,平静如镜子。在一个向阳的山洼里,晒晾着五舅早几天从土山上拔下的灰蓬棵。光秃秃的白土山上别的植物很难成活,只有这低矮、耐旱的灰蓬,虽不茂盛,却也绿意融融。五舅处理干净去年用了的土灶,一堵半人高的崖畔上向里掘进一个很大的圆坑,上面掏出碗大的烟囱。我帮五舅收拢草蓬,他把草蓬塞进土灶中,撅着屁股点火,草蓬半干,只冒浓烟不着火,淡蓝的烟雾升腾起来,斜斜地飘向蓝天,像去赴约的娉婷女子。蓝天,土山,烟雾,水库,远处的村庄构成一副水墨画。火终于着了,经风一吹,“噼噼啪啪”燃得很旺,五舅把蓬棵不间断地塞进灶坑,灶坑烧满了,灰蓬也烧完了。火渐渐灭了,五舅提起水桶往热灰里泼水,“噗哧哧”,腾起浓浓水汽。五舅燃起一根烟,惬意地吸吐烟雾,笑呵呵地看着灶坑,蓬棵抱结一团,似乎成了有生命的宝贝。土灶里的灰完全冷却,五舅用铁锹撬起结了块的蓬灰,褐绿色的蓬灰像烧过的炉渣,像炼化的玻璃,好大一堆。五舅让我挑一块,我挑了一块神似狮子的蓬灰,这块蓬灰现在还摆在我桌上,看到它,我又回到了那个明亮的秋日,又闻到母亲那醇香的面皮味。

灰蓬棵

蓬灰出自天然,成份纯真,兰州的牛肉拉面、凉州的高庄馒头和面皮子,都离不开这长在土山上低贱的蓬棵。世间的事物就这样互为依存,高贵与低贱等值!

今年,母亲七十六了,病痛使母亲不能再为我们洗面皮了。每次回土塔河看母亲,我一定会带上凉州城里最好吃的“吉面皮”,看着满脸褶皱,瘪了两腮的白发母亲,慢慢咀嚼面皮子,我的心愉悦快意,尽孝是人世间最温馨、最幸福的乐事!

(图片:网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原创】

【天马竞辉314期】(蔡永平)散文《童年游戏》

【天马竞辉308期】(蔡永平)《儿时读书片断》

【天马竞辉293期】(蔡永平)带着母亲上北京

投稿须知:

天马竞辉原创文社(以下简称文社)

宗旨:天马竞辉,不分地域;竞相出彩,同放光辉。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字数300字以上,诗词可数首同发,文责自负。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

有关注意事项:文社开通原创保护及赞赏功能,个人作品产生的赞赏总额(10元以上),六成以微信红包形式两周内发给作者,四成作为文社日常管理费用。未及时领取视为自动放弃。之后作品赞赏自动归文社管理。

请文友关注并推广【天马竞辉原创文社】,若有报刊、杂志通过本文社发现好作品并予刊用,文社予以支持。

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投稿QQ号及微信号:285095385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