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段千古传奇;一方灵山秀水。唯美的神话故事感人肺腑;详实的文字令人叫绝。大山的灵气绵延着优秀的新县儿女,古老的大地养育着英雄的子孙后代。红色的传承在字里行间弥漫,感恩的情意在文章内外晕染。一篇大气滂沱的文化游记,一席秀色可餐的饕餮盛宴。紧贴时代的旋律,不忘初心的音符,都在淳朴厚重的红色文化游记中精彩呈现!大赞!!!
羚羊山览胜系列故事之四
鲤鱼寨
一一新县旅游文化随笔
文/程宝国
在羚羊山山脉主峰、大寨“包子”(山顶)的东南侧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寨,从主峰鸟瞰此寨凸起部分,就像一条正摆着尾巴游弋的大鲤鱼,故这里的人们称其为鲤鱼寨。 今年深秋,有位游客在通往此山寨的曾塆路口的小桥旁向上观看此寨,并拍下视频发到网上,让人们品味它到底像什么动物。有人说它像恐龙,有的说像狮子、老虎,还有的说像豹子、神兽等等。一时间,各地猎奇探险者纷纷蜂拥而至,人们全副武装,肩背登山包,手握摄像机或手机,争先恐后地攀爬山峰,想要一睹尊容为快!弄得沿村十几家农家饭庄人满为患、接应不暇。饭店老板个个忙的不亦乐乎。作为当地人,我有幸为湖北籍组团前来的近百名游客当了一回登此山寨的向导。记得有一年隆冬的一天中午时分,几辆双层大巴车载满近百人的登山游客,他们在导航仪的引导下来到程洼村子口,也就是我家门前的停车场上。一位负责人下车问我到曾塆神兽山寨怎么走,并邀请我给他们当一回免费向导。我爽快的答应了,并告诉他们,要想在最佳的角度观看此神兽山寨,就必须弃车徒步方可。于是他们一行人就随我一块儿步行来到通往山寨的曾塆路口小桥旁,我顿足向西山指给他们观看,那就是你们想去的在网上疯传的神兽山。近百名登山者向着我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顿时一片哗然,惊呼不已,片刻后又鸦雀无声。只见他们拿出摄像机、掏出手机拍个不停,此时就只有按动快门的咔嚓声,过了好一会儿,人群又开始惊呼起来,看啦!太像恐龙了,不像一头受惊的大花豹子,不!简直就像一只上山猛虎,更像一只发怒的雄狮,哎呀!吓死我了,我感觉它在动呢。一位手持手机拍摄的女士惊呼道。人群也都被这一惊呼怔住了,全都静默地向神兽望去,只见在苍茫的群山掩映下,裸露出的巨石组成的山体像极了一头正在上山的猛兽,它龇咧着牙齿,回头瞭望世人,山石上的灌木使它的身躯显露出斑驳的花纹,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逼真的形象使得这位女士一时恍惚觉得猛兽仿佛是受到惊吓正摆动着头和身躯。此时,人们更是心生敬畏,似乎在默默祈祷,我也静静地在心里默默祈愿神兽能护佑一方百姓平平安安。我虽说给他们当向导,在此地生活了几十年,并在此山寨砍过柴,但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在这个角度观察过这座山寨,今天引导他们一起到此处观看,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灵活现为我们展现如此巧夺天工的奇妙至极的自然景观。之前我写过的狮子脑、翰林墓、楚河汉界碑、望夫石与栗谷尖等羚羊山脉的自然人文景观都要与之逊色。不由得赞叹我们的家乡,整个羚羊山区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呀! 武汉旅游团近百人都是年轻人,其中有位戴着眼镜的年纪较大点儿的游客,自称姓王,看样子像个文人学者,他对我说:老程,看样子你也有六十多岁了,我们就让年轻人按你指引的路线上去探个究竟,我们俩年纪大了,就在此处找个饭店坐等他们吧!年轻人亟不可待的蜂拥着朝山寨爬去,我就同王先生一块来到一个叫羚羊绣瓶的农家饭庄坐了下来。饭庄老板是本地人,姓黄,年纪也在六十开外,很健谈,服务员给我们沏上一杯本地的上等名茶——信阳毛尖,顿时,满屋飘散着茶叶的清香,品一口浓浓的香茶之后,黄老板就给我们讲述起此山寨的历史和寨主朱员外的故事。 他说:网上传的很火的神兽山就是我们当地人俗称的鲤鱼寨,寨子有明朝时期修筑的城墙,据说就是我们当地的朱富人——朱员外修建的。山寨四周都是万丈陡峭石崖,只有从山岭往下也就是鱼嘴这个咽喉通道才能进入山寨。明朝末年,李闯王三杀河南,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盗贼四起,匪患无穷。每逢土匪来犯,朱寨主就把当地的穷苦百姓带上山寨躲避匪患。山寨只有一条通道易守难攻,寨子里屯满了粮食等生活物资,可供几百号人坚守一年以上。不管来多少土匪,只要坚守宅门,土匪根本无法攻进来。好几次,多路土匪来攻打山寨都无果而返。因此,这里的百姓在朱寨主以及山寨的庇护下,躲避战乱与匪患,才得以生存。黄老板喝了口茶,给我们分别上烟,自己也点燃一支,抽了两口接着说:就在次年的春季,又来了一路土匪追赶着一群看着像庄稼人的平民,他们哭喊着:朱寨主,救命啦!朱寨主听到呼救声赶紧吩咐家丁们出寨营救被追赶的百姓。土匪又一次被击退了,好心的朱善人又把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留在寨中,其中十几个青壮年被朱寨主充实到守寨的家丁当中,一同把守山寨。自此,这一带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无土匪来犯。 一日,朱寨主在寨子的练兵场上练兵,忽然听到山下传来呼救声,只见一路土匪正追逐几个农家妇女并叫嚷着:快抢啊,谁抢到就给谁做婆娘。朱寨主一看怒火中烧,赶紧吩咐家丁们守好山寨,并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冲下山去营救,谁知这一下山就中了土匪的奸计。 原来,这股土匪的头子姓马,自称马司令,先前几次攻打山寨都损兵折将吃了大亏,回去后就请一姓郎的军事到山寨四周察看,狗头郎军师略通阴阳地理,一看此山寨形似鲤鱼精,强攻无法攻破,就向马司令献计,鱼须得钓,必须用诱饵之计方能取胜。原来上一次土匪追赶的百姓就是土匪导演的,骗起朱寨主的信任后打入山寨作内应,这次追赶的农家妇女也是土匪们假扮设计的诱饵,可叹!可气!心慈仁善的朱寨主中了土匪的奸计,被土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一举将朱寨主一家老小全都杀光,并将寨子里的财物洗劫一空扬长而去。那场面惨不忍睹!百姓更是哭天喊地,痛恨不已。讲到此处,黄老板嗓子有些哽咽的地接着说:朱寨主与历朝历代的其它寨主有所不同。其它寨的寨主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上抗朝廷、下欺百姓,而我们的朱寨主修筑山寨是为了让善良的百姓们一个躲避战乱和匪患的安身之地。如今朱寨主一家人被土匪用奸计所害,抛尸荒野,当地的百姓联合起来,冒着危险把朱寨主一家的尸首收殓并安葬在狮子山下的一个小山坳,也就是现今的上坳水库旁边。至今,朱寨主的坟墓还保存完好,当地的百姓自发地年年为其扫墓、送灯、上坟,纪念这位忠义仁慈的好寨主。 我们听完黄老板给我们讲述的朱寨主为保护穷苦百姓而不幸全家遇害的故事后,心情感到十分沉重和悲痛,决定前往不远处的朱寨主的坟墓前,凭吊这位仁慈善良的寨主,以示敬仰。 回到饭店后,我疑惑地问黄老板,以前我记得此山寨不管从任何地方、任意角度看,它的山体形状就是一条上水的大鲤鱼,怎么近二十年山寨的形体突然变得像一只巨大的神兽呢? 黄老板是山寨底下村子的人,对山寨形状改变非常清楚,他说:山寨在九八年以前的形状的确像一条大鲤鱼,九八年夏季的一个漆黑的夜晚,天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子夜时分,就听到山寨哪儿山崩地裂,轰隆隆像发大地震似的响过不停,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点亮灯火,大声喧哗,所有人都必须屏住呼吸,安静地等到天亮之后方能平安无恙,否则将会大祸临头。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不敢有丝毫动静,待到第二天雨停天亮之后,人们向后山山寨方向观看,这一看可不要紧,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寨子南侧的山体陷下去两个足球场大的坑,一条被泥石流冲开几十米宽、几百米长的深沟顺势而下,硕大的巨石被掀翻在山旁。可是就在逼近房屋和天地的地方却只有水漫过的痕迹,而没有被泥石流冲击、破坏,年长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便双手合十、打躬作揖,口中念道,上天垂怜,菩萨保佑,这是修成正果的鲤鱼精起身奔向东海龙宫去了,谢天谢地! 后来队长向村里报灾,县救灾办请来地质工作者勘察说是大洪水导致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属自然灾害,不必惊慌。可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一直认为是鲤鱼精修成了正果在奔向大海的时候并没有给百姓带来灾害,只是山体的滑落使山寨显现出一个神灵活现的巨大神兽形象。这么多年,小山村的人们秘而不宣,是因为神秘的鲤鱼精、仁慈的朱寨主一直在保护此地平安,继而希望这凸显的巨大神兽也能在此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宁而已。听到这里,旅游团的王先生说:我们是在网上看到拍的神兽非常逼真想来看过究竟,不想还得到如此意外的收获。听到了这么一个动人的真实的故事,你们回头可以好好整理一下,写出来,让更多人对山寨有更好的了解。傍晚时分,登山一行人在几家饭店用餐后带着惊奇兴奋的心情乘车而去。我走在乡村的水泥路上,虽是隆冬时节,却并不感觉到冷,此时的曾塆背靠青山,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从村中穿流而过,高大挺拔的树木虽已褪去绿叶但依然能感觉到夏天时这里的茂密景象。树林掩映下的小山村宁静且安详,路旁几间民房前的鸡鸣狗吠让人感到无比放松和惬意。那是山村田园的诗意盎然,那是久居城里人们心中的桃花源。鲤鱼寨的故事就这样被人们传颂,它的灵气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许愿朝拜。有求神灵护佑家人平安的;有求家族兴旺发达的。也有在校学子慕名前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向山寨爬去,并在山顶许愿,希望来年能金榜题名的。于是,鲤鱼寨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鲤鱼跳龙门。而那些怀揣金榜题名之梦想的学子们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斗志使他们最终实现了愿望。于是,每年就有更多人前来攀爬山寨,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自己在学业或事业上勇攀高峰,并最终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梦想。络绎不绝的游客一时间让曾经宁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山上的神兽就这样静观世人的来来去去,接受着人们的朝拜和瞻仰。朱寨主的故事经历了几个朝代,人们早已淡忘,为什么今天又借着网上疯传的神兽图片得以发现和传颂呢?冥冥之中的因果,仿佛预示着人们对国泰民安这样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从古至今,从来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拥有平安、幸福、富有和快乐,让我们在游览大自然奇特景观,徜徉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敬天乐地吧!感恩我们的党我们伟大祖国创造这样美好的太平盛世,愿神兽显灵,愿神州大地永享太平。
作者简介:程宝国,20年的挖掘机师傅,40年的读书爱好者。多年来,他一边驾驶着挖掘机开山劈路,一边用书本耕耘内心的那一片沃土。
特别说明:本平台发出的文章,所得赞赏全部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