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这部电影算得上是老片了,1993年拍摄而成,是一部由简·坎皮恩执导,霍利·亨特、哈维·凯特尔、山姆·尼尔等主演的爱情片。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它和其他几部关于钢琴的电影混淆,甚至有人根本没留意过,但如果说出它的获奖履历,你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它被奉为“最懂女性”的电影之一。这部女性题材的电影于199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还曾在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而同年一起获得该奖项的还有中国观众都耳熟能详的《霸王别姬》。耀眼的得奖经历,让人更多关注于她的艺术价值,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简单来说,该片讲述了从小患有失语症的单身母亲艾达,带着女儿远嫁新西兰,又最终背叛了现任丈夫斯图尔特,与邻居贝因通过一架钢琴而结缘,并最终相爱的故事。这是一部非常有隐喻的文艺电影,一部完全站在女性视角的电影,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在我看来,它有三处隐喻特别值得探讨:
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失语症”女主艾达的出场是一段童声独白,因为她在6岁时就不能说话,所以电影用一段童声来说出她内心的声音,而她所倾诉的都是对钢琴的热爱,几乎看不到一点女性情感。艾达有一个女儿,却没有爱人,关于女儿的父亲,也没有特别交代,反而是通过女儿对外人近乎童言无忌的描述中,大致知道艾达之前是有过一段爱情的,而艾达对女儿解释为什么会离开她的父亲时,用了一段很唯美的手语,大致是说:因为无法再通过意念来传递情感了,所以不得不分开。这个情节设计,非常巧妙,和她之后的发声的故事形成强烈对撞。遇到粗莽的贝因,并在一次次的钢琴课中相互萌生爱意,影片在那段情感爆发的戏中,艾达发出了第一个声音,贝因让她轻声说,她把头靠近贝因的耳朵,具体有没有说什么,影片没有告知。但在结尾时,艾达终于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获得新生后,她真的开始学说话了,虽然发出的声音很粗,而且因为害羞也只敢自己一个人蒙着头说,但她真的会发声了。前期的艾达,是不是像极了大部分女性在不健康婚姻情感世界中的状态?虽然女性相比男性天生具备语言表达的天赋,但是在面对不健康的婚姻或感情时,女性会突然失去表达的能力,甚至欲望。有很多关于当今中国婚姻情况的调查,但未必有一个完全客观准确地数字能明确告知现在有多少女性在婚姻中正面临着家暴、冷暴力、无性婚姻。有数据显示:中国2018离婚大数据中,无性婚姻占比超30%。无性婚姻现在已经成为了婚姻的第二大杀手。而这部分女性多数是“失声”的,仅有的一些发声也是通过离婚或者外求发出的,她们不仅要承受婚姻中的压力,更要承受来自外界的眼光。这部分女性不敢或不能发声,受很多因素影响,社会评价体系、大环境体制保障不足、病态的依恋关系等。归结为一点:在无爱的环境下,女性就好像那个一开始脸色苍白眼神冰冷的艾达一样,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更无法去爱。
与其说是“出轨”,不如说是一场探索一说到生理需求,总会被冠以一种“有色滤镜”,似乎只要涉及这方面就一定是“十八禁”一样。它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有关情绪、生理、认知、意念、行为等等,作为个体而言,这是最自然的存在,避讳甚至压抑并不是健康的处理方式。女主艾达与新婚丈夫几乎只有点头之亲,她对他的观感在影片一开始丈夫拒绝帮她把钢琴从海滩拉回来就已经奠定了,他不懂她,她不爱他。相互没有倾诉没有倾听,只有客气和规矩的婚姻,对艾达来说,是无法唤起她的欲望的。而这一切都在贝因那里被打破了。所以她出轨了。贝因看似粗犷野性,但他面对艾达却别有情趣,会听她弹琴,会用琴键来换艾达的一次次相处。他毫不避讳显露对艾达的爱恋,这种爱恋不是柏拉图式的,而是充满着荷尔蒙的气息,他会忍不住想靠近艾达,也会在感觉到自己越界后理智地退回钢琴,并告诉艾达:如果没有带着爱来见他,就请离开。这是一个有精神也有生理需求的爱的表达。而艾达也终于在身体上接受贝因之后,逐渐展露出女性的魅力。她终于不再是一开始那个面色惨白不苟言笑的外嫁女,她开始变得脸色红润,会对异性表现出情绪情感,甚至有了妩媚的神情。所谓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身体的觉醒,身体上的接受与否,正是对男性是否给予自己健康的爱的评价标准之一。
女性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探索看似“自我存在意义”这个词很大也很深,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己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认知。整部电影最好的情节设计,我认为是出现在片尾。当艾达终于得以和贝因一起离开去寻找新生活的时候,贝因出于对艾达的爱执意要带着她视为生命的钢琴,行在海上时,艾达突然决定要把钢琴抛下海,而随着钢琴坠落大海,绳索把艾达也带下了海。这段可以看做是意外,也可以认为是艾达的一种“自杀行为”,杀死那个过往的压抑的自己。随着她奋力挣脱绳索,浮出水面,也就预示着她的新生。那架被封闭起来跟随她迁徙的钢琴,正是她封闭的自我的一种隐喻。将钢琴抛下海,随之抛去的还有那个她并不喜欢的自我。她重新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钢琴,或者是一段并不相爱的婚姻。她找到了爱她的贝因,失去的手指变成了一截钢指,每次弹奏时会和琴键发出别样的敲击声…… 这一切都代表着她开始拥有了新的人生。不管是在婚姻中还是婚姻外,女性都需要不断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因为这能帮助自己建构与他人的关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这一切最终都会让女性找到真正的自我。这部被称为经典的女性觉醒的电影,虽然也被一些影评人称之为“女性出轨”电影,但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钢琴课》,这是一堂女主角艾达通过钢琴寻找自我的“课”,也是一堂讲述给所有女性的“课”,它告诉你:你想要的什么样的人生,只有自己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爱和自我的探求。或许你还想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潘幸知
携手 千位情感咨询师
百位婚姻律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夫妻沟通|出轨|冷暴力修复
恋爱挽回|离婚适应|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35
- 2024年05月08日
- 星期三